周末刷微博,局長看到人民日報的一條提醒:小心冬天里的一把火。
內容甚是合時宜,分享給大家看看:
每年因為電動車室內充電著火、廚房忘記關火而引發的火災數不勝數,而在秋冬季,因取暖器使用不當而造成的火災也不在少數:
2019年1月,四川成都的華秀紅女士差一點就永遠失去了她的兩個孩子。取暖器傾倒后引發了火災,導致家里的兩個小孩一個被診斷為吸入性肺炎,住進了ICU,另一個被下了病危通知書。
(華女士家小寶)
2017年11月,內江市東興區一居民家中,由于保姆陳某疏忽大意,沒有及時關閉取暖器,將附近的窗簾烤燃引發火災,致使一名癱瘓的八旬老人不幸遇難……
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提醒著我們:安全面前,從無小事。
寒冬已至,今天這期媽媽調查局,局長就來給大家盤點盤點,那些我們熟悉的“取暖神器”,到底暗藏哪些危險?而在使用過程中,我們又該注意什么問題?
01 取暖器沒錯,第一個點名的就是我們上面一直在說的取暖器,火爐取暖的進化物,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,叫“小太陽”。
對很多南方家庭來說,這簡直是對付濕冷天氣的神器。但是,它帶來溫暖的同時,也能帶來毀滅性的傷害。
消防員曾經做過幾個實驗:
● 實驗一:拿一張紙靠近小太陽發熱區,小太陽猶如一臺打火機,瞬間將紙引燃;
● 實驗二:將一條干毛巾覆蓋住小太陽,2分鐘后,毛巾變焦巾;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● 實驗三:將打火機放在距離小太陽10厘米的地方,15分鐘后打火機炸裂……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可見小太陽威力有多強大,一旦接觸衣物、被褥、紙張等就極易發生火災。
使用建議:1、避免近距離、長時間地使用取暖器,以免發生低溫燙傷;
2、使用時將電暖器放置在不易被孩子觸碰的地方;
3、使用時千萬不要在電暖器上覆蓋物品;
4、遠離易燃物,比如紙巾、家具、窗簾、被褥等。
02 暖水袋暖水袋從出道開始,在取暖圈一直熱度不減,深受女性朋友的追捧,到底它有什么魔鬼神力呢?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分析。
市面上的暖水袋一般分為電暖水袋和注水式暖水袋:
01 注水式暖水袋注水式暖水袋是一個由橡膠制成的空袋子。把燒熱的熱水倒進去,擰好蓋子,就能拿來取暖了。
注水式暖水袋的好處是不會漏電,表面上看起來相對安全,但其實它的安全隱患在于,如果孩子因為好奇擰開蓋子,熱水有可能會泄露燙傷孩子。
另外這種熱水袋在灌入熱水后,熱度不能馬上穿透橡膠袋,有的家長比較粗心,灌完熱水后沒感受到真正的熱度就塞給孩子用,燙到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使用建議:1、不要灌入高于70℃的水,水不要灌得太滿,70%左右即可;
2、 灌好熱水后盡量排盡空氣,擰緊蓋子,確保不漏水;
3、 小孩在大人監督下使用,以免擰開蓋子被燙傷;
4、購買布套,或者使用時用毛巾等包裹在熱水袋外面,這樣可以避免燙傷寶寶,熱水泄漏時也可以起到緩沖作用;
5、 如果用熱水袋暖被窩,入睡前最好取出。
02 充電式暖水袋充電式暖水袋,不用注熱水,貌似很安全。但是與電源扯上關系就意味著它們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。
充電式暖水袋主要有3大類,分別是:電極式暖水袋、電絲式暖水袋和電熱管式暖水袋。電極式暖水袋很不安全,2010年11月起已被禁賣。
電絲式和電熱管式都是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標準的,它們的外包使用的是絕緣材料,采用的發熱金屬不會生銹,在安全性方面電絲式比電熱管式更勝一籌,價格也稍貴。
但是很多利益熏心的商家為了降低成本,往往會使用質量不過關的材料來糊弄消費者,暖水袋爆炸事件中也不乏它們的身影。
如何區分這3種充電暖手袋?摸一摸充電端口就可以區分了:
● 摸到網狀物的是電絲式暖水袋;
● 摸到U型物的是電熱管式暖手袋;
● 摸到有兩個小塊電極的就是電極式暖手袋。
雖然已被禁賣,但市場上仍有銷售,媽媽購買時要特別注意。
使用建議:1、先插好充電端口的連接線,再接通電源;
2、切忌邊充電邊取暖,以防觸電;
3、充電期間人不得離開現場,指示燈滅后及時拔電;
4、不要用手撥弄充電端口,以免燙傷或觸電;
5、嚴禁摔打、坐壓,用銳器刺弄電暖寶,以免造成漏液、漏電;
6、不要給寶寶抱著使用,睡前最好拿出來。
03 電熱毯電熱毯也不是新起之星了,所以能被列入媽媽的購物清單也不足為奇,但是用它暖被窩也是暗藏危險的。
寶寶新陳代謝快,體內需要大量的水來維持正常的運作,電熱毯整夜開著的話,寶寶體內蒸發的水得不到補給,這樣一來,會導致寶寶皮膚喉嚨干燥,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,更容易感冒,甚至可能會脫水。
況且寶寶睡覺時還很容易流汗或是尿床,電熱毯遇到液體后可能會短路,東西廢了是小事,最怕引發其他不敢想象的情況。
使用建議:1、睡前1小時打開電熱毯。睡覺時拔掉電源;
2、電熱毯應平整地鋪在床上,不要折疊使用,以免把內部線路折斷造成漏電;
3、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,在電熱毯表面鋪一成薄床單;
4、購買有指示燈和保護裝置的電熱毯;
5、建議5年更換一個新的電熱毯。(一般電熱毯的壽命是6年)
04 暖寶寶相對以上幾種取暖神器來說,暖寶寶算是比較“溫和”的了,一撕一帖就能給寶寶長達6-8小時的溫暖呵護。
但是暖寶寶這種持續放熱的過程就像“溫水煮青蛙”,剛開始沒什么不適,時間長了可能導致“低溫燙傷”。
局長今天趁機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:低溫燙傷。
它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45℃的低溫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。
貼在身上的暖寶寶,最高溫可達62℃,平均溫度也在52攝氏度左右,持續發熱時間長達幾小時。
而寶寶的皮膚一旦直接跟它接觸,燙傷真的是分分鐘可能發生的事。
低溫燙傷雖然面積不大,但殺傷力卻很強,創面深的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……
使用建議:1、不要直接貼在皮膚或較薄的衣服上,以免燙傷;
2、 不能和多種取暖設備同時使用;
3、 使用時經常檢查寶寶的皮膚有無發紅或起泡跡象;
4、不要長時間在同一個身體部位使用。
05 USB 暖手寶USB暖手寶是取暖圈的新星,近幾年才被挖掘出來。雖然出道時間不長,但積累的人氣卻不少,因為造型多樣可愛,很受年輕辣媽追捧。
USB暖手袋的工作原理跟USB暖手鼠標墊一樣,使用鋰電池功能,內部發熱片發熱,USB接口充電,安全性較好。
但是市面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,局長不建議讓寶寶抱著睡,以防低溫燙傷或是其他不可預測的情況。
使用建議:
1、購買3C認證產品;
2、購買硬核暖手包;
3、不要給寶寶抱著使用,睡前最好拿出來。
06 冬季取暖的正確打開方式總的來說,除了劣質取暖設備外,各類取暖神器本身是安全的,但之所以會引發火災,大都是由于部分家長在使用時的一些錯誤行為導致的。
那么對于粗心的家長來說,怎樣的取暖方式最靠譜呢?
穩妥的取暖方式是開空調,但開空調也要注意以下事項:
1、冬季室內溫度低于20℃時,可以開空調制熱,室溫最好控制在20℃-22℃;
2、打開加濕器,室內濕度保持在40%-60%為宜,以防寶寶口鼻干燥,容易感冒;
3、注意日常通風,室外空氣質量不好的情況下用空氣凈化器;
4、定時清理空調濾網,防止細菌堆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