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已至,又是熱水器高頻使用的時候。電熱水器就是其中一種常用配置,可你知道嗎?
原來電熱水器是需要清洗的。
“熱水器內膽臟到可掏泥;
熱水器內膽細菌是自來水9萬倍;
熱水器內膽流出的水比馬桶還臟 …”
這些年來,關于熱水器內膽水垢問題的新聞層出不窮,事實真的有這么可怕?
易被忽略的物質——水垢
我們的日常生活用水中,含有鎂、鈣以及其它重金屬離子,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內膽相對密閉,且無過濾裝置。而當水長時間地保持高溫時,自來水中的泥沙、鐵銹等雜質就會沉積在內膽底部,形成水垢。
水垢對熱水器主要的影響有三:
1、吸附重金屬物質,而且滋生細菌,同時容易堵塞花灑孔;2、由于導熱性差,所以會令加熱速度減緩,導致每個月的電表都溜得飛起,浪費資源最重要是耗錢;3、若電熱管水垢過厚,導致電熱管溫度過高,就容易燒毀并造成短路觸電的危險。
打開電熱水器,發現污水橫流
除了水垢,在熱水器的底部也會沉積一些渾濁的污水??墒?,為什么洗澡的時候看到的水卻是干凈的呢?
這是因為熱水器的熱水出水口一般設置在內膽頂部,洗澡時,冷水會把熱水頂到上方,繼而流出熱水口,所以從花灑里流出來的水都是頂部相對干凈的水,但水垢卻在底部一直沉淀,雖然流出來看似沒有雜質,可“同處一室”又怎么可能不受污染。
流出來的水有多臟?你知道混合銹、泥土的水長什么樣子嗎?沒錯,就是這么一盆盆的“泥巴水”。光想象每天洗澡的水就是來自這樣的水,感覺太可怕了。
而且這些水容易滋生細菌,除了會給女性造成婦科病之外,還會令人感染皮膚性疾病。
使用1-2年就要清洗一次所以建議,一般使用電熱水器1-2年就得清洗一回熱水器,那么應該怎樣清洗?
通過排污口清潔熱水器,首先必須要斷電!關掉進水閥,待膽內熱水冷卻;然后打開排污口,讓污水流出;待內膽中污水流光后,再打開冷水進水閥,使自來水流入內膽再從排污口流出,清理完全。
若想深度清潔電熱水器,通常,電熱水器內膽壓制的時候,側面會有一個孔洞。但普通的熱水器用戶大多數都沒有電熱水器拆解經驗,所以輕度清潔可以考自己,深度清潔就得靠專業人士輔助完成。
另外,如果感覺電熱水器用一段時間后,加熱慢、耗電量大,就有可能是鎂棒該更換了。鎂棒的成本并不高,在維修點更換一根鎂棒的價格從60元至100多元不等。很多時候是由于加熱腐蝕,或者鎂棒附上了很多水垢,只要記得定時更換就好。
其實日常生活中,更常用的會是燃氣熱水器,電熱水器的日常保養、耗電花費以及使用風險等問題著實令人頭疼。如果你家用的是電熱水器,也是要好好愛護。
站主每日一問:
你們家熱水器洗過沒有?
最后:此文由裝修第一站原創,未經授權不得轉發于任何平臺,違者必究!